close
近來配合學校體制上的更動,忙著為「華語教學學程」催生。
「學程辦法」白了我許多頭髮,還要想辦法四處找出生用的「保溫箱」。需要「保溫箱」就表示是「早產」的狀態。從網路搜尋資料,作了許多功課,想讓蘊釀兩三年的想法能萌芽成長。但客觀條件的限制,只能讓學程的想法暫緩,應該是時機尚未成熟,絕不能是「胎死腹中」,更希望別「難產」。
為了符合評鑑標準,我們「老講級」的(即教了十幾二十年,仍未升等的講師)「不良師資」,這會兒真的尷尬呀!所幸在博士班進修中,還是很有盼望。
師資好不好,若光看學位和專長,真的很傷感情。不過,主說要盡諸般的「義」,由裡到外,由抽象到具體的「義」,都是該盡的本份。
所謂好老師,當然要有培育子弟的愛心、耐心,肯付出,這是最重要的,卻是最不好評鑑的。還要有好的教學理念,和善於教導的技巧,這也難以量化。專業領域和學位認證當然重要,因為那是最具體、最看得到的。這些條件都是當盡的「義」。
倒過來看,那些有學位,卻不善教,或沒愛心的教職,真不知能如何評鑑。
所以,人的評鑑都有限,只有耶和華的靈鑒察人的肺腑心腸啊!
「學程辦法」白了我許多頭髮,還要想辦法四處找出生用的「保溫箱」。需要「保溫箱」就表示是「早產」的狀態。從網路搜尋資料,作了許多功課,想讓蘊釀兩三年的想法能萌芽成長。但客觀條件的限制,只能讓學程的想法暫緩,應該是時機尚未成熟,絕不能是「胎死腹中」,更希望別「難產」。
為了符合評鑑標準,我們「老講級」的(即教了十幾二十年,仍未升等的講師)「不良師資」,這會兒真的尷尬呀!所幸在博士班進修中,還是很有盼望。
師資好不好,若光看學位和專長,真的很傷感情。不過,主說要盡諸般的「義」,由裡到外,由抽象到具體的「義」,都是該盡的本份。
所謂好老師,當然要有培育子弟的愛心、耐心,肯付出,這是最重要的,卻是最不好評鑑的。還要有好的教學理念,和善於教導的技巧,這也難以量化。專業領域和學位認證當然重要,因為那是最具體、最看得到的。這些條件都是當盡的「義」。
倒過來看,那些有學位,卻不善教,或沒愛心的教職,真不知能如何評鑑。
所以,人的評鑑都有限,只有耶和華的靈鑒察人的肺腑心腸啊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