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上週,老爸收到兩張台中中興堂的音樂會門票。那是他藝專的學弟兼好朋友,台灣交響樂團的前指揮陳澄雄先生特地寄給他的。音樂會是由台灣管樂團演出,陳指揮親自出馬,自是精彩可期。

於是老爸打電話約我一起去聆賞。因為只兩張票,所以我說,不然請老爸帶讀音樂班的迦勒去聽好了!老爸馬上說,不要緊,他向陳指揮再要兩張票。敢情好!果然週六早上限時專送就寄到了。所以週六晚,我帶著兩個小子陪老爸去聽音樂會。

一路上,老爸因為高興,話也多了。國立藝專在當年可是相當好的高級學府,也是老爸黃金歲月的美好回憶。他能考進藝專,是一連串傳奇的際遇累進的,所以他一回想這段歷史,就有說不完的美妙片段和情節。

當老爸提他幼年的故事時,辛酸的童年,被他講起來,卻像感恩的故事。老爸真是優秀的青年,得眾人喜愛的好人!

老爸是么兒,排行十一男,上有十個哥哥,一個姊姊。他出生時,祖母已五十歲,無奶可哺餵。正巧他大嫂(我的大伯母,長父親二十歲)的長子不到一歲剛夭折,便成了現成的奶媽。大伯長父親二十二歲,祖父母過世後,父親少年時代以後的生涯,正是「長兄如父,長嫂如母」的寫照。

但父親從小就跟家裡的長工一樣做粗工,放牛放到小學畢業,之後輟學在鄉下幫忙農事。後來大伯在山下水里開旅社,由二房的大伯母顧店,便讓十幾歲的父親到店裡幫忙記帳。

旅社出入的人很多,經常也有憲兵隊的大哥哥到旅社洗澡。憲兵的身分地位,在當年可是又優秀又神氣的。其中便有一位年輕的憲兵兄長,由衷感慨地勸告父親,年紀輕輕應該到外界多學習,不要窩在這麼小的地方埋沒了!

父親把這樣的勸告放在心上。後因大伯父常為了森林伐木的事跟人打官司,認識了台中的幾個代書。有代書需要助手,大伯便讓父親跟著代書到台中的事務所打工。舉凡抄寫、購物、煮飯、打掃,都由父親一手包辦,勤奮的老爸,真是「少能多鄙事」。父親寫的一手好字,就是那時候練就的。

代書事務所來往的不外乎律師,幾年後又有律師把父親帶到他的律師事務所幫忙,父親便自行進修了六法全書,並學習了許多法律事務。父親的學習能力很強,謙卑受教,又很愛看書,相信那段自學的日子,讓他吸收了很多知識和常識。

那個律師事務所有兩位年長的律師,一位不久就去當內政部部長(王德),父親便與另一位律師相依為命,一老一少,互相照顧,情誼甚是感人。

當時父親白天在律師事務所打工,晚上便就近在台中明德補校進修,繼續他小學畢業後的學業。幾年後,又是一個因緣際會,有一位事務所的朋友告訴父親國立藝專(當時是五專制)第一屆招考,父親便以同等學歷報考,沒想到就這麼考上了。當時資訊不發達,口耳相傳的資訊真像老天爺的特意恩賞。

當父親回山上老家向大伯父稟報想再讀書時,大伯父起初對他求學的心願很懷疑,不但不懂父親求知若渴的上進心和實力,還以為他把北上求學當遊戲。當父親拿出錄取通知單時,大伯父才知道父親已不是當年調皮的放牛孩子了。當時大伯還猶豫要不要資助父親的學費呢,幸虧大伯母義正詞嚴地為父親說話,說別人想讀還考不上,父親既然考上了,怎能不讓他去讀?這才讓父親順利去註冊。

父親讀的國立藝專平劇科,是創校第一屆,平劇科前後也只有三屆。父親因輟學多年,年齡較長,但他們前後三屆的同學感情好得不得了。周仲廉、田文仲、張帝......也都是他們前後屆的。小時候看電視,不論是演員、導播還是製作人,老爸都會興奮地叫說:「那是我同學!那也是我同學!」

「平劇科」學的很多,父親音感極佳,不但學得好、學得快,而且熟稔戲曲文化。以他的成長背景,能把平劇唱得那麼正(他主修青衣,代表作是扮演「佘太君」),二胡拉得那麼溜,一時被視為「奇葩」。他當時的同學幾乎都是家境不錯的外省人,父親與他們相處卻一點兒都沒有省籍和社會地位的隔閡。寒假暑假父親需要打工,同學也會相互通報打工的機會。

當時跟父親同班的王四聲叔叔,他父親在高雄辦「中國兒童報」,王叔叔便邀老爸到報社打工,既當記者,也當業務的推銷員,常到各級學校宣傳、推廣。沒想到幾個假期下來,一經他們解說的學校,都是訂單不斷,業績飆高,報社又高興又感激,老爸也為自己賺了好幾學期的學費。也難怪王叔叔跟老爸的感情,到現在還那麼肝膽相照!

老爸以二十九歲的年輕,競選南投縣縣議員,無錢無勢,靠的就是白手起家者的真心與誠懇,還有憑自己力爭上游的骨氣,鄉親也以對年輕人的愛護,讓他以「破盤價」高票當選。除了服務鄉親,他也苦幹了黨工二十年,周旋在各路英雄好漢之間,我們一家也隨他各縣市搬家。到省府後,負責協調府會間各種針鋒相對的衝突,也為長官擺平許多人事紛爭。

他不求官,不求名,總以能圓滿達成任務為滿足,因為他說他:「白天信國父遺教,晚上信睡覺。」所以能完成一件任務,就是做了一件大事。他能說:「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,細眼微笑笑世間可笑之人。」他也真能實踐。

他清心、單純,與人為善,他的好人緣,實在源於他毫不為己的大公無私與待人的寬厚誠懇。他當選模範父親,不是因有孝子賢孫被肯定,而是他個人無可挑剔的形象被推舉。

省府退休後,仍在「平劇社」和「客家協會」繼續他拉琴、唱戲的文藝休閒活動,偶而舞文弄墨、寫字作詩自娛。他現在還是藍田書院受人愛戴的無給職的主任委員(就像當廟公),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。

當他滿足於他的人生過程時,並不是沒有遺憾與傷痛。在他諸多遺憾中,女兒我還是他老人家的一大安慰,還真是所謂的「豬不肥,肥到狗」。

他平常熱心助人,而且常給人關鍵性的重要幫助,但他自己的難處,卻無人可著力。對人生,他有他的圓場之辭,為自己的缺憾做一種補滿的詮釋與開放。但,我的老爸,我何等盼望神的救恩也能住進他的心房,作他人生真正的解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歐Smile 的頭像
    歐Smile

    泥窯中的碎渣兒

    歐Sm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